2017-03-14 16:13:44
新風系統的來歷
第一代“新風系統”——“換氣扇”
◆新風系統最初的雛形是一臺低噪音高靜壓送風機,在1958年問世以來,受到了當時社會的極度歡迎。
◆早期的產品只能單向排氣,故又稱為排氣(風)扇。1964年出現百葉窗式換氣扇。
◆20世紀70年代后期,歐洲經過工業革命之后進入了高速發展的快車道,與此同時,高聳入云的噴發著濃重黑煙的煙囪,成為污染空氣環境的“原罪”。換氣扇功能已經無法滿足消費者的需求。
新風系統的發展
在經濟、科技發達又注重生活品質的歐洲就出現了改善室內空氣質量(IAQ)的產品——住宅微循環空氣置換系統,簡稱VMC,也就是統稱的中央新風系統。
第二代新風系統----機械式排送風
◆在北歐斯堪的那維亞地區,不少講究質量和能源節約的國家,中央新風系統(VMC)存在至今已有50年歷史了。
◆1956年英國政府首次頒布了《清潔空氣法案》。
◆70年代,西班牙90%以上的新建住宅中裝用VMC系統。
◆1989年,美國ASHRAE制定了“室內空氣品質通風規范”。今天的美國,室內安裝新風系統成為了一種生活必備品
◆2000年,整個歐盟國家在建筑上安裝中央新風系統已成為法規。
新風系統是建筑科技發展的必然選擇,建筑節能離不開新風系統,人們的健康離不開新風系統。隨著智能化家居時代的到來,能耗的節約和及人性化的需求將成為主流,新風系統的產業革命迫在眉睫。
新風系統智能化
第三代新風系統---智能化新風系統
◆1984年,美國將建筑設備信息化、整合化概念應用于美國康乃迪克州哈特佛市的時,才出現了首棟的“智能型建筑”,從此揭開了全世界爭相建造智能家居的序幕。
◆新風系統行業從第一代換氣扇到第二代機械式新風系統,用了近30年的時間完成了產業升級。
◆隨著科技的發展,對生活品質的要求不斷提高,環境質量堪憂的現狀,新風系統的第三次產業革命已拉開帷幕。
智能新風系統是普通新風系統的升級,比普通新風系統智能化程度更高,自行測定空氣質量,在開機的狀態下機器可以自動進行空氣的置換處理,不需要人工手動去設定風量,是很多家庭青睞的智能中央新風系統。
建筑物綜合癥
早在20世紀70年代后期,在一些西方國家就出現了“室內空氣質量(IAQ)”的說法。出于節約能源的考慮,建筑物的氣密性大大提高,由此帶來室內通風率不足,致使室內空氣污染事件頻頻發生。一些人出現頭痛、干咳、皮膚干燥發癢、頭暈惡心、注意力難以集中和對氣味敏感等癥狀,這一被稱為“致病建筑綜合癥”的狀況在很多國家都有發生,各發達國家在這方面都有著慘痛的教訓。這使得人們開始深入研究和探討室內空氣質量對人類健康的影響,污染物及其來源以及可行的解決途徑等。
世界衛生組織對“建筑物綜合癥”的表現形式做了以下定義:
一.眼睛、尤其是角膜、鼻黏膜及喉黏膜有刺激癥狀;
二.嘴唇等黏膜干燥;
三.皮膚經常生紅斑、尋麻疹、濕疹等;四.容易疲勞;
五.容易引起頭痛和呼吸道感染癥狀;
六.經常有胸悶、窒息樣的感覺;
七.經常產生原因不明的過敏癥;
八.經常有眩暈、惡心、嘔吐等感覺等。
要改善室內空氣污染,提高室內空氣質量的最直接有效的辦法就是提高室內空氣的流通。加快室內污染空氣的排出,加速室外新鮮空氣的注入。來看看我們有哪些方法可以做到這些?
一、開窗通風。這一最直接最原始的通風排氣方法顯然是不可取且弊端重重的。開窗通風風向氣流盲目,混亂的氣流可能把衛生間和廚房的異味帶入客廳以及臥室,并夾帶大量塵埃,在影響室內清潔衛生的同時也無法避免噪音污染;另外就是在使用冷熱源設施時會造成能源浪費,這在講究能源節約的現代社會顯然是不可取的。況且室外空氣不流動的悶熱天氣,即使開窗室內空氣也不會產生對流。
二、使用換氣扇。但是傳統的換氣扇雖然瞬時的排風量大,可無法連續排除室內的異味,時開時關的工作狀態不能持續通風換氣,通風范圍狹小,且在無新風導入口時,排風阻力增大,效果大打折扣。另外,傳統的換氣扇隨著使用時間的增長,噪音問題會不斷加重,且機器本身易損壞,后續維修費用成本高。
三、空氣清潔清新劑。這就好比“掩耳鈴”——噴射了空氣清潔芳香劑后,相 當于與原來渾濁的室內空氣混合后添上“偽裝”,麻痹嗅覺,而且清新劑本身就含有對人體有害的物質,室內空氣質量更為下降,造成二次污染。
四、負離子發生器或空氣凈化設備。使用負離子發生器運行時產生的負離子很容易被正電荷中和,所以凈化作用很有限,只能對原有的室內空氣進行處理,隨著室內空氣污染度的增高,其處理能力也逐漸下降。另外,空氣凈化設備能吸附部分灰塵等有害物質,但沒有吸附氣體中有害物質并反復處理空氣的能力,對于空氣中的細菌病毒作用甚微。
五、小型的家用中央空調。雖然帶回風口,但是它只是室內循環,無法同室外空氣充分交換,因為沒有排風,故此新風在正壓區域難以送入,雖然略帶新風但不能徹底改善室內空氣質量,污濁空氣無法迅速排出室外,這樣室內所有的有害物質轉來轉去還是留在室內。
由此可見,傳統中央新風系統就是克敵制勝,緩解人們健康危機的一大法寶。但是,隨著時間的發展與科技的進步,在未來新風系統比家用空調更為重要。新風系統從公共建筑進入民用住宅,形成了家用新風系統。
新風系統在中國
中國新風系統的發展
◆1974年,中國誕生第一臺換氣扇,新風系統行業在我國的已走過近40年的發展歷程
◆改革開放之后,大量外資企業涌入國內建廠投資,大批外國人士也將更多的新鮮的生活理念、生活方式和各種新型的家電產品帶入國內。
◆2002年1月1日,中國室內空氣污染控制規范誕生。
◆2003非典、禽流感、肺結核等疾病的發生,使全世界對室內空氣質量給予了高度的關注。
◆2010年至今,嚴重的霧霾天氣來襲,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環境問題,對綠色健康的家追求,使新風系統更進一步走進中國家庭。
隨著現代化建筑密閉性越來越高,大量建筑物在設計建造時就非常注重氣密性,保溫等問題,雖然在隔熱、保溫、密閉等方面改善顯著,但也導致室內通風率嚴重不足,致使體制稍弱的人經常出現頭痛、干咳、皮膚干燥發癢、頭暈惡心、注意力難以集中以及對氣味敏感等癥狀,被稱為“致病建筑綜合癥”。這時候就需要有新風系統!
近幾年,PM2.5日漸引起大家的關注,室內空氣品質的重要性逐漸被人們重視起來,因此新風系統進入了人們的視野。
新風系統并非是PM2.5的產物。如果有一天國家將霧霾治理好了,難道就不需要用到新風系統了嗎?
即便沒有霧霾,生命與健康也離不開新風系統!
1、通風換氣
傳統的通風方式如開窗通風,溫度差、高度差要受到季節和天氣的影響,室外空氣不清新,無法阻擋噪音灰塵;換氣扇通風瞬時排風量大,但無法連續排除有害氣體,不能補給房間的新鮮空氣,使用壽命短噪音大;空調只對原有室內空氣進行循環冷熱處理,新風量補入不足,無法排除有害氣體和風管引起的二次污染。
2、降低二氧化碳
二氧化碳在室外是全球變暖的元兇之一,在室內對人體健康影響及行車安全顧慮更是不容忽視的主因之一,生活當中二氧化碳是人類無時無刻在制造卻經常被忽略的氣體。
3、祛除室內污染物
據國家權威機構對新裝修的居室的空氣檢測顯示:95%以上的居室甲醛含量超標,最嚴重的超標60多倍,市場上的綠色環保材料80%以上不合格;多種“綠色環保”建筑材料使用在密閉的居室內,由于“疊加污染”,它們所排放的有害物質就遠遠超出了國家規定的排放標準,使室內成為遠甚于室外的高污染區。
所以,有一套室內通風換氣系統是很有必要的,其通過不斷地輸入清新空氣、凈化渾濁空氣——進行室內外的空氣交換,將產生的有害氣體排出室外,讓室內有害氣體的濃度遠低于能傷害人體健康的程度。
由此可見,新風系統比家用空調更為重要。空調市場的今天,就是新風系統的明天!
但是傳統新風后期管道維護非常復雜,除了及時更換濾網以保證凈化效率、避免二次污染之外,還需要定期進行管道清潔,防止霉菌滋生灰塵積累;熱交換芯體清潔、管道漏風漏水檢查、電路板及傳感器的后期維護等專業操作,一般需要找專業人員進行,不但費時費力,還面臨著一定的資金支出。
川公網安備51010602002552號 |
蜀ICP備14025106號-1 |
CopyRight ? 2013 - 2025 成都金牛制冷有限責任公司 版權所有 |
營業執照